孔底混凝土缺陷
桩身声测结果为桩底混凝土有缺陷,表明孔底有沉渣或浇桩时混凝土封底不成功。采用钻孔清洗后注浆处理。
施工中应认真清孔,满足规范要求后再浇桩内混凝土,确保首灌封底混凝土足量连续注入孔底。
桩顶混凝土强度不足
为桩内混凝土浇筑高度测量不准,或浮浆太厚,或孔内自压水头不够不能自密所致。采用拨掉桩顶部分的质差混凝土后重浇。
施工中孔内自压水头不够时振捣,严格清孔质量,制作可靠的测深设备,并绘制浇筑高度-混凝土数量的关系曲线,如有异常,及时分析处理。
桩基础设计
传统刚性桩基设计方法。现行桩基设计步骤一般是:首先根据建(构)筑物的具体情况、基础施工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桩的类型和尺寸,初步确定承台埋深和尺寸,然后确定桩的根数和平面布置,验算桩基中各桩所受的荷载是否超过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必要时验算群桩的地基强度和沉降,继而进行承台设计。
桩的根数按承台的竖向荷载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当轴心受压时,桩数n应满足:
n≥(N+G)/Pa(1)
式中N为作用在承台上的轴向荷载;G为承台及承台上的土的重量;Pa为单桩轴向承载力特征值。
验算各桩所受的荷载时,对于轴心受压的桩基,各桩所受的荷载P应满足
P=(N+G)/n≤Pa(2)
桩间距一般取3~4倍桩径。现行的设计方法是假定承台底面以上的荷载完全通过群桩传递给地基土,没有考虑桩间土直接分担荷载。